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德州锦旺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浏览文章
人工湖复合土工膜防渗施工说明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4月17日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工程设计包括垫层(基础)、支撑层(膜的下保护层细土层)、防渗膜和保护层(膜的上保护层细土层或混凝土面层)。
1.1  垫层(基础)
1.1.1  基础层夯实。上铺设40cm厚天然沙砾石作为垫层,以适应变形,同时排除地下水,另外对于渗漏量较大的地区,还要增设排水盲沟。
1.1.2  应将支持层可见植物根截至其表面10cm以下。
1.2  支撑层(膜的下保护层细土层)
1.2.2  由15cm厚粘土层和1cm厚聚苯板组成。根据实践经验,土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mm。
1.2.3  当面层存在有对复合土工膜有影响的特殊菌类时,可用土壤杀菌剂处理。
1.3  防渗土工膜
1.3.1  采用0.45mm~0.65mm厚LDPE膜,上下各铺1cm厚聚苯板,这既能满足防渗要求,同时聚苯板还起到了防冻作用。
1.3.2  复合土工膜的的储运应符合安全规定。运至现场的土工膜应在当日用完。
1.3.3  复合土工膜铺设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1)检查并确认基础支持层已具务铺设复合土工膜的条件。
2)做下料分析,画出复合土工膜铺设顺序和裁剪图。
3)检查复合土工膜的外观质量,记录并修补已发现的机械损伤和生产创伤、孔洞、折损等缺陷。
4)进行现场铺设试验,确定焊接温度、速度等施工工艺参数。
1.3.4  复合土工膜的铺设施工工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按先上游、后下游,先边坡、后池底的顺序分区分块进行人工铺设。
2)铺设复合土工膜时,应适当放松,并避免人为硬折和损伤,并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幅度和工厂产品说明书,预留出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变形量。膜块间形成的结点应为T字型,不得做成十字型。
3)复合土工膜焊缝搭接面不得有污垢、砂土、积水(包括露水)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存在。
4)坡面上复合土工膜的铺设,其接缝排列方向应平行或垂直最大坡度线,且应按由下而上的顺序铺设。坡面弯曲处应使膜和接缝妥贴坡面。
5)复合土工膜应自然松弛与支持层贴实,不宜折褶、悬空。
6)复合土工膜铺设完毕、未覆盖保护层前,应在膜的边角处每隔2~5m放1个20~40kg重的砂袋。
1.3.5  复合土工膜铺设应注意下列事项:
1)铺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膜的外观有无破损、麻点、孔眼等缺陷。
2)发现膜面有缺陷或损伤,应及时用新鲜母材修补。补疤每边应超过破损部位10~20cm。
1.3.6  复合土工膜现场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形式采用双焊缝搭焊。
2)主要焊接工具采用TH-1焊膜机。使用塑料热风焊枪作为局部修补用辅助工具。
1.3.7  现场连接复合土工膜采取以下步骤:
1)用干净纱布擦拭焊缝搭接处,做到无水、无尘、无垢;土工膜平行对齐,适量搭接。焊接宽度为5~6cm。
2)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调节焊接设备至最佳工作状态。做小样焊接试验,试焊接1m长的复合土工膜样品。
3)采用现场撕拉检验试样,焊缝不被撕拉破坏、母材被撕裂认为合格。
4)现场撕拉试验合格后,用已调节好的工作状态的焊膜机逐幅进行正式焊接。
1.2.7复合土工膜现场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气温和材料性能,随时调整和控制焊机工作温度、带度,焊机工作温度应为180~200℃。
2)焊缝处复合土工膜应熔结为一个整体,不得出现虚焊、漏焊或超量焊。
1.4  保护层(膜的上保护层细土层或混凝土面层)
1.4.1  硬保护层铺10cm砂砾石,用10cm厚砂浆或细砂进行过渡。软保护层采用盖土时,下铺12cm厚过筛细土。最大粒径不超过6mm,在其上再铺25cm厚无杂质土。
1.4.2  保护层材料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细砂土,其中不得含有任何易刺破土工膜的尖锐物体或杂物。不得使用可能损伤土工膜的工具。
1.4.3  在土工膜铺设及焊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填筑保护层。填筑保护层的应与铺膜速度相配合。
1.4.4  必须按保护层施工设计进行,不得在垫层施工中破坏已铺设完工的土工膜。
1.4.5  保护层施工工作面不宜上重型机械和车辆,采用铺放木板,用手推车运输的方式。
2、坝体及连接堤工程
2.1坝基与岸坡处理
2.1.1清理坝基、岸坡和铺盖地基时,应将树木、草皮、树根、乱石等全部清除,并认真做好地下水、洞穴等处理。
2.1.2坝肩岸坡的开挖清理工作,自上而下一次完成。凡坝基和岸坡易风化、易崩解的岩石和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者,应留保护层。
2.1.3坝基与岸坡处理和验收过程中,系统地进行地质描绘、编录,必要时进行摄影、录像和取样、试验。取样时应布置边长50cm的方格网,在每一个角点取样,检验深度应深入清基表面1m。若方格网中土层不同,亦应取样。
2.1.4坝基和岸坡处理过程中,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或检验结果与勘探有较大出入时,应报监理工程师。
2.1.5开挖、填筑过程中必须排除地下水与地表径流。配备抽水泵及柴油发电机,以保证排水的电力供应。
2.2筑坝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2.2.1坝料主要为就地取材,充分合理利用工程开挖料,选择挖方土石料渣中符合要求的部分作为坝料。当工程开挖料不足或不能满足要求时,考虑从外购料。
2.2.2当坝料中含有杂物,应予以清除。对坝料进行含水率与级配的调整,以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含水率调整主要通过自然干燥或人工加水,使坝料含水率达到施工含水率控制范围,并保持均匀。级配调整主要通过推土机筛选,在推集料的同时,利用推土机上配置的多齿耙,耙除超径颗粒。细料不足时,采用人工掺料的方法进行调整。
2.2.3对砂砾料进行评价,检查其级配、小于5mm含量、含泥量、最大粒径、天然干密度、最大与是最小干密度等。取少量代表做比重、渗透系数、抗剪强度、抗渗比降等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查方法用坑探进行,方格网布点,坑距一般采用50~100m。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含水率、试验分析成果、代表性料样品、可利用开挖料适用于填筑坝体某一部位的说明书。
2.2.4经检验,砂砾料的质量和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有良好的级配,质量均一,压实后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变形特性和渗透性。具体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填筑用砂砾(卵)石料质量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砾石含量 5mm至相当3/4填筑层厚度颗粒在20%~80%范围内
填筑容量 >2t/m3
含泥量(粘、粉粒) >10%
内磨擦角 >30%
碾压后渗透系数 >1×10-3cm/s
2.2.5严控坝料质量,必须是合格坝料才能运输上坝。不合格的材料应经处理合格后才能上坝。合格坝料和弃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2.2.6存料场的位置应靠近上坝路线,使物料流向顺畅合理。
2.3坝体填筑
2.3.1坝体填筑必须在坝基、岸坡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填筑。
2.3.2坝面施工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分段流水作业,使填筑面层次分明,作业面平整,均衡上升。坝体各部位的填筑必须按设计断面进行。
2.3.3铺料方法应遵循下列原则:
1)铺料厚度容易控制。
2)铺实过程中料物不产生料级分离。
3)已压实合格的机体,不因上层料物铺筑面遭到破坏。
4)效率高、易操作、便于施工。
2.3.4料物上坝主要由自卸汽车运送。汽车运输铺料方法采用两头进占法,即自卸汽车从坝肩两侧由近及远倒料,推土机向前推平坝料,使坝体不断向中间延伸,最终两头相聚,坝体合龙。层厚不得大于0.6m。此方法使推土机平料容易,坝面平整,铺料厚度易控制,汽车轮胎磨损小,且减少施工机械的相互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2.4  坝料压实
2.4.1  坝料压实采用振动碾。
2.4.2  碾压前对铺料洒水一次,然后边加水,边碾压。加水力求均匀。加水量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宜为20%~40%。
2.4.3  碾压方法应便于施工,便于质量控制,避免或减少欠碾和超碾。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遍数为4~8遍,带度为3~6km/h。压实厚度为每层50cm。
2.4.4  严格控制压实参数,按规定取样测定干密度和级配作为记录。检验方法、仪器和操作方法,应符合国家及行业颁发的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含水率测定采用酒精燃烧法和电炉烤干法。现场密度测定采用挖坑灌水法试坑应挖至层间结合面,试样最大粒径≤300mm,试坑尺寸为:直径90cm,深度为碾压厚度即50cm。对于取样所测定的干密度,平均值应不小于设计值,标准差应不大于0.1g/cm3。当样本数小于20组时,应按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干刻度不得低于设计干密度的95%控制。
2.4.5  坝体填筑、压实、坝坡修整同步进行。
3、设计施工中的几点说明
3.1  土工膜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易老化,因此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因此在施工中应边铺边压保护层。
3.2  由于采用回填粘土或其它细土料做支撑层,表面都不可能太平整,因此膜展平后施工人员尽量不要到上面去踩,或往上抛硬东西!以免损坏防渗膜。
3.3  土工膜焊接完毕后,在保护层施工之前一定要进行细致的验收,并与下道工序负责人办交接手续。
3.4  在锚固封边和机械压边法封边两种方法中,尽量少用机械压边法,因为这种方法虽然防渗效果可靠,但其施工很困难,而且造价太高。
3.5  在设计防渗结构时,尽量采用大包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的防渗效果可靠,且适应各种条件下的人工湖防渗。
3.6  锚固封边法对于坡度较陡且斜长很长的斜坡式湖底最好不要采用,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水流在自重条件下,沿膜下往下渗,防渗效果不好,对于平湖底采用这种方案较好,这些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3.7  斜坡式湖底,其最大坡度不能陡于1:3,否则土工膜长期处于受拉状态,对膜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3.8  采用大包方式,其湖岸挡墙高小于1.0m时,外侧可采用37砖墙,内侧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块料石均可,墙高大于1.0m时,外墙可采用重力浆砌石或混凝土或挡墙,内侧同上,这样即方便了施工,同时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对于横向挡水溢流坝采用立膜方案,同样可以使施工变得简单,且防渗效果很容易保证。
 

点击浏览下一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