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竖向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地基,是用塑料排水板将地基中的水排除,以
增加作用于土颗粒的有效应力来加速地基固结沉降,达到提高强度的目
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排水板是工厂生产的,质量容易控制,成本较
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排水孔断面不均匀和受堵塞的情况;断面小,对地
基扰动小;打设计机械轻,可用于较软的基地。
二、施工准备
1.主要材料及机具
(1)塑料排水板(采用SPB-1型塑料排水板。每一批塑料排水板应经指定的检验部门的检验,且附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检验报告。在使用时应经常检查塑料排水板的外套薄膜是否完好无损)。级配碎石应采用弱风化砂岩加工而成,含泥量不应大于5%,并除去杂质、植物,级配碎石粒径的的控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cm通过16mm筛孔的质量百分比不得低于85%,通过0.3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不得高于20%。
(2)施打排水板的主要施工机具打设塑料排水板的设备有两种形式:
一种为履带式打桩机,一种为门架式插板机(带导轨)。要求用能打入
设计深度的静力式或振动式设备,不可用锤击式或水冲式。套管插入杆为
扁平状或圆形,内径大于排水板的尺寸,长度大于排水板设计长度,在打
设中保护排水板不被损坏。也可用起重机打桩机改换工作装置而简便的插板机。
2.作业条件
(1)在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中,按地基设计要求与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排水孔的平面布置及施插排水板的顺序。
(2)施工场地与道路要符合施插排水板的要求,诸如施工人员与机具的进出,临时设施(包括水电、通讯等)的安排等。
(3)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场地排水孔位置放线后,用白灰标志定插孔位。
(4)具备吹填土的作业条件。
2、施工工艺
2.1 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起 讫桩号打出控制桩,再每隔10~20m放出路
线中心桩。
(2)根据设计给定的处理长度、宽度及板距计算出布设的排数和列
数。由于布设的原则按正三角形(梅花形)间距不大于2m(本项目是1.5m)故:
排数=处理长度÷设计板距×sin60°+1
列数=处理宽度÷设计板距+1
2.2 地面清理及整平
(1)将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杂物清理干净,并开挖纵横向排水沟,将农田水疏干。
(2)将施工场地大致整平,若设计有整平标高时,应按设计标高整平,
做成>1%的双向横坡,并进行压实(压实度>85%)。摊铺砂泥岩填料,其边缘厚度为30cm,中心厚度小于1m。在填筑50cm的级配碎石垫层(分两层填筑)遇到田埂时应将田埂削成一斜面,以确保级配碎石垫层的连续性及排水效果。坡脚设置干砌片石护脚以排水并防止垫层细粒流失。压实应用静压式压路机进行,不得振碾
三、操作工艺
1.插板时,插板机就位后通过振动锤驱动套管对准插孔位下沉,排水板从套管内穿过与端头的锚靴相连,套管顶住锚靴将排水板插到设计入土深度,拔起套管后,锚靴连同排水板一起留在土中,然后剪断连续的排水板,即完成一个排水孔插板操作。插板机就可移位到下一个排水孔继续施打。
2.在剪断排水板时,要留有露出原地面15-30cm的“板头”;其后在“板头”旁边挖起砂土20cm深成碗状的凹位,再将露出的板头切去,填平,插板施工即告完成。
四、质量标准
1.塑料排水板材质的要求
塑料排水板是工厂的定型产品,作选择时检验其产品的性能与效应的合项指标如下:
(1)抗拉强度的选择不得小于1KN(实际使用的SPB-1塑料排水板抗拉指数----芯板:1.7N/mm2;滤膜:0.44N/mm2)。
(2)延伸率2%-10%。
(3)抗撕裂度应超过300N(实际SPB-1的滤膜撕裂度为1340N)。
(4)透水性≥10-3mL/s。
(5)滤膜渗透系数不小于4.2×10-4cm/s(此外还要考虑排水板的抗变形性、保土性和长期排水效果)。
2.排水孔的施打要求
(1)施打过程保持排水孔的垂直度,其垂直偏差按进入深度控制≤1.5-2cm/m(1.5%-2%)。
(2)排水孔的平面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的间距施打,一般位置偏差不超过5cm。
3.排水板的施插要求
(1)保持排水板入土的连续性,发现断裂即重新施插。
(2)连接排水板的上下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并应连接牢固。
(3)施插排水板到达设计入土深度后方能拔管。
(4)完成排水板的施插并切断后,露出地面的“板头”长度不能小于15CM。
4.软土或超软土地基通过预压排水固结的有关参数如下:
场地预压加荷—15-120KN/M2。
五、沉降观测板埋设及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应在软土处理地段埋设沉降观测标志。在路中心底部设
沉降板,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接长观测杆。
沉降板应埋入碎石垫层内,离路基底部5~10cm,观测杆伸出土工布外,
上套25cm的聚乙烯塑料管。沉降观测标志应认真保护,做出明显的标
志,防止施工中碰撞。
应认真做好沉降观测,埋设完应测量一次,以后每填一层土,再观测
一次,并及时做好记录。
必须预压6个月,在预压期应继续进行观测。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三月每半月一次,第四个月开始,每月一次。
分级加荷一个月后沉降量达到土层总厚度的20%以上;土的含水量减少到50%左右。
六、施工注意事项
1.注意排水板的技术性能,应按设计要求对每批进场的产品抽查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施工前对照地质资料,在布置排水孔的场地范围内作必要的触探(探孔)检查,以尽量避免施打排水孔时碰到地下障碍物。(探孔深度不要超过设计孔深60CM)。
3.当碰到地下障碍物而不能继续打进或令孔体倾斜(超过允许偏差),则应弃置该孔而拔管移位(相距45CM左右),重新施打排水孔。
4.排水孔的施打过程要采用定载振动压入的方法,一直打到设计要求的深度,不允许重锤夯击。
5.排水板在装运和储存期间,要包上厚保护层,在施工现场存放要注意防晒及泥浆、灰尘污染或其它物体的碰撞破坏。
6.排水板施插过程,应注意是否在插入时真正送入土中,或在拔管(心轴)时,排水板回带上来。可经常注意卷筒内塑料板的耗用量(或用自动记录装置)。
7.设置适当的预压下沉观测点,注意分级加荷的压缩量及其均匀性。
8.要贯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避免事故发生。
监理工作操作细则
塑料排水板功能,它是以垂直排水,缩短固结排水时间加固沉降,随着土壤固结的同时也促进强度增长提高。
6.1 工艺流程
清除草皮——开挖纵沟、横沟、边沟排水晾晒——摊铺土页岩土垫层(如有)砂砾垫层——施工放样——机械就位——塑料插板机导管穿靴——插入导管——拔出导管——割断塑料板——机械移位。
6.2 质量控制
(一)塑料插板:
a、塑料插板施工前复查插板处理范围内软土层厚度及强度,在设计深度范围内如遇天然不排水剪切,强度大于70Kpa硬土且该土层下无软弱时,则可插至该坚硬土层。
b、施工现场堆放的塑料排板盘带应加发覆盖,以防暴露在空气中老化。
c、插板前应在处理范围开挖纵横5m间距的排水沟,并保证1%横坡,以利排出地下水,避免积水再次渗入土体中,影响固结、沉降期。
d、插入过程中梁轨应垂直,钢导管不得弯曲,透水滤套不应被撕破和污染,排水板底部要有可靠的锚固措施,以免拔出套管时将蕊板带出。
e、塑料排水板留出孔口的长度保证伸入砂砾垫层>50cm,使其与砂砾垫层贯通。
f、塑料排水板搭接应采用滤套平接,蕊板对扣,凹凸对齐,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g、导管与桩尖配合适当,避免错缝,防止淤泥杂物进入套管内,施工中一旦发现及时清除。
h、严格控制间距和深度,凡塑料被带出来的,应作废补打。
i、塑料排水板施工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次
|
项目
|
单位
|
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1
|
板距
|
cm
|
±1.5
|
抽查2%
|
2
|
板长
|
cm
|
不小于
|
查施工记录
|
3
|
坚直度
|
%
|
1.5
|
查施工记录
|
(二)垫层或砂砾垫层
a、按图纸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土料或砂砾垫层,分层铺筑松厚不超过20c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压实的方法应根据地基情况而选择振动(平振、插振、夯实等)、碾压法等。砂砾垫层应宽出路基脚0.5~1.0m,且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
b、施工中应避免砂或砂砾受污染,如监理工程师认为有严重污染,承包人应换料重填,并承担其费用。
6.3 材料和设备
(一)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是由芯体和包围芯体的合成纤维透水膜构成的复合体,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足够的柔性,并符合《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的规定。塑料排水板性能指标见表2的规定。
排水板性能指标 表2
项目
|
单位
|
A 型
|
B 型
|
C 型
|
条件
|
纵向通水量
|
mm3/s
|
≥15×103
|
≥25×103
|
≥40×103
|
测压力350Kpa
|
滤膜渗透系数
|
mm/s
|
≥5×10-3
|
试件在水中浸泡24h
|
滤膜等效孔径
|
mm
|
<75
|
以098计
|
复合体抗拉强度(干态)
|
kn/100mm
|
≥1.0
|
≥1.3
|
≥1.5
|
延伸率10%时
|
滤膜抗拉强度
|
纵向干态
|
N/mm
|
≥1.5
|
≥2.5
|
≥3.0
|
延伸率10%时
|
横向湿态
|
N/mm
|
≥1.0
|
≥2.0
|
≥2.5
|
延伸率15%时,试件在水中浸泡24h
|
注:① A型排水板适用于打设深度小于15m;
② B型排水板适用于打设深度小于25m;
③ C型排水板适用于打设深度小于35m。
(二)砂砾料
用作垫层的沙砾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砂砾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3mm,含泥量不得大于5%,小于0.5mm的颗粒含量应<10%,通过5mm筛孔的粒料应大于5%。以上材料进场使用,按规范进行标准试验。
(三)施工机械
处治软土地基施工的塑料排水板机械,应使用带矩形套管的插板机,如实际情况要改为用圆形套管,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6.4 施工后的沉降与稳定性观测
塑料插板施工完毕,路堤在施工填筑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沉降和稳定的动态观测。监测控制量是评价工程安全与否的重要标志,根据理论计算与其它公路资料及经验得出变形极限允许变形量和最大允许变形速率,超过限值需采取措施,防止工程的破坏和事故的发生,路堤竣工后,均应预压六个月,方能进行路面及剪坡防护的施工。
沉降观测根据测定数据调整填土速率,预测沉降趋势,确定预压卸载时间和施工时间,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而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的观测以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稳定性观测:
(1)观测仪具应在软土地基处理之后埋设,同一路段不同观测项目的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横断面上。
(2)观测方法可根据地形条件分别采用视准线法和单三角前方交会法及高程观测法。
(3)位移观测仪器与精度:当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时,观测仪宜采用光电测距仪;当采用单三角前方交会法时,观测仪宜要用J1或J2经纬仪。
观测精度:测距仪误差±5mm;经纬仪方向观测角误差为±2.5″。
(4)位移观测桩的埋设:
位移观测桩根据需要应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以及边沟外缘与外缘以远10m的地方,并结合稳定分析在预测可能的滑裂面与地面的切面位置布设测点,一般在趾部以外设置3~4个位移边桩。
位移边桩(观测点)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标号25Mpa,断面用10~20cm正方形,长度大于1.5m,桩顶预埋长钉做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大于1.2m,桩顶露出地面高度不大于10cm,桩周上部50cm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